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(试行方案)》、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《山西省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(试行方案)〉实施意见》的通知精神。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。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,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,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,是对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状况进行检验的具体尺度,是学生进行个体评价的重要内容,也是落实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。为使此项工作扎实开展,特指定本实施办法。
一、组织与管理
1、学校成立《标准》实施领导组,由分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,教务处、体育与艺术教学部负责人任副组长,各系负责人及辅导员(班主任)任组员共同组织实施。
2、由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牵头,体育教研组按有关文件精神及学院具体要求开展工作。并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测试、统计、汇总、评价、分析,建立数据库及学生档案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,设专人专管。
二、测试方法
1、《标准》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至二次,由体艺部体育教研室按计划进行。
2、测试时间:每学年的9月至11月为一、二年级。按体育教研室计划安排有组织的实施。
3、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测试 ,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,可向学校提交免于执行《标准》的申请,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,班主任、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签字基础部审批、学校审批后,可以免于执行《标准》存入学生档案。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,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。因病临时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测试的学生,经校医证明,体育教师核准、教研室主任签字后,可以不参与本次测试,但需按正常测试程序在测试后1个月内进行补测。
4、学生各项测试项目的成绩,由体育教研室汇总,并按照《标准》的要求计算得分、评定等级。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库。
5、对《标准》测试成绩不合格者,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,补考仍不及格者,则学年评定等级不及格。
6、免于执行《标准》的学生,评价等级为及格。
7、学生测试项目的测试值记录、得分、评定等级有误需修改时,要完善手续。测试值修改由测试组负责人核实签字;得分、评定等级修改由学生或体育教研室向教务处、体艺部说明原因、核实无误后,方可更正。
三、测试内容
(一)《标准》内容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
1、健康素质:(选2项)
(1)肺活量体重指数(肺活量/体重)
(2)握力体重指标(握力/体重×100)
(3)身高标准体重(评价表)
2、运动素质:(全选)
(1)50米跑、立定跳远
(2)台阶试验或1000米跑(男)、800米跑(女)
(3)坐位体前屈、仰卧起坐(女)、引体向上(男)
(二)评价指标得分权重
1、身高标准体重15%
2、台阶试验、1000米跑(男)、800米跑(女)[任选一项] 20%
3、肺活量体重指数15%
4、50米、立定跳远[任选一项]30%
5、坐位体前屈、仰卧起坐(女)、握力体重指数[任选一项] 20%
四、成绩评定
成绩评定采用百分位数区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等级为:优秀、良好、及格、不及格。即优秀86分以上;良好76-85分;及格60-75分;不及格59分以下。
五、数据上报
1、《标准》测试有关数据上报工作,按有关要求规定时间进行上报。
2、体育教研室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和评定等级并进行统计、汇总、总结、分析,学校核实加盖公章后上报有关部门。
六、奖励与处罚
1、体质测试后,对各系、各班成绩进行总结,并通报所在系综合评比结果。
2、奖评要全面,不仅要评比达标优秀的学生,而且更要评比经常锻炼表现好的学生,以及身体形态、生理机能、身体素质等指标增长幅度大的学生;还要对优秀的体育骨干进行奖评,同时对系、辅导员(班主任)进行奖评,由体艺部颁发,具体奖励办法:学生达到优秀者、经常参加体育课、课外活动、早操、课间操无缺勤者、单班通过率85分以上者,都给予一定的奖励。
3、凡获得《标准》测试优秀者,可提供给各系,让优秀者获奖学分,并在评模、评优、评奖学金、评三好学生中同等情况下优先。
4、学生毕业时《标准》评定等级经补考后仍不及格者,不予毕业,按肄业处理。
七、学生奖励与降低分数的办法
1、属于下列情况者,奖励5分,记录体育课成绩内,不同项可累计加分。
(1)早操、课间操(健身舞)和课外体育锻炼出勤率达到90%以上,并认真锻炼者。
(2)获得等级运动员称号者。
(3)参加校运动会及以上体育比赛获名次者。
(4)学生体育干部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中,工作认真负责者。
2、属下列情况之一者,该学年《标准》成绩最高记分为59分评定等级应为不及格。
(1)对体育课、早操、课间操、课外体育锻炼无缺勤,一年累计超过出勤数1/10者。
(2)因病、事假缺勤,一学年累计超过1/3者(不包括免予执行《标准》者)。
八、教学要求
1、体育教学:要求在体育教学中,要将《标准》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,每学期在教学授课计划中设定一至二项《标准》项目练习,并把该成绩记入期末考试成绩之中。
2、课外活动:每学期要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课外活动,经常不断地组织学生中、小型体育竞赛活动,发挥各个体育协会应有的作用;体育场所要免费向学生开放,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及氛围;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,把锻炼身体养成一种自觉行为,扎实提高体质测试的通过率。
体育与艺术教学部
2017年8月